“刚收到公司发的3000元育儿补贴,工资条里却扣了300元个税——这钱到底该不该缴?”后台最近全是这类提问。好消息来了:8月18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再次发文明确,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从2025年1月1日就开始执行了!
不光是育儿补贴,工资里的差旅费、社保公积金,甚至工伤赔偿、退休费等33种情形都能免征个税。今天把这些“能多拿钱”的免税项按“日常工资/特殊情形/福利补贴”分类整理,附案例和申报技巧,看完就能对照自查,别再白白多缴税。
一、最新政策:育儿补贴免征个税,这样领不扣钱
8月18日刚发布的《公告》明确:按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不用缴个税,2025年1月1日起已正式执行。这3个关键点一定要记牢,不然可能错过优惠:
1.谁能领?怎么申报?
适用人群:符合当地育儿补贴制度的家庭(具体标准由各地卫生健康部门定,比如有的城市生二胎每月发2000元);
申报方式:不用自己跑税务局!县级卫生健康部门会和财政、税务部门共享信息,直接帮你办免税申报,到手金额一分不少;
注意:必须是“按制度规定发放的补贴”,公司私下发的“育儿福利”不算,可能还是要缴税(比如某公司给员工发的“育儿红包”,因没纳入官方制度,被判定需缴个税)。
2.案例:之前扣的税能退吗?
朋友小李7月刚领了3000元育儿补贴,公司按“工资薪金”扣了3%个税(90元)。根据政策,2025年1月后发放的补贴免税,但2024年的能否退税?目前公告没明确,但可关注次年个税汇算,若有“误扣”可申请退税。
二、日常工资里的“隐形免税项”:这5类钱别傻傻缴税
每月工资条里藏着不少“不用缴税”的钱,很多人没注意,白白多扣了税。尤其是这5类最常见:
1.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单独发不扣税,混在工资里必扣
免税条件:因公出差的差旅费津贴(比如每天150元住宿费+80元餐补)、因公在外就餐的误餐补助(按实际误餐顿数发),单独造表发放,不并入工资;
坑点:如果公司把“误餐补助”和工资一起发(比如每月固定发500元“餐补”),会被认定为“工资补贴”,必须缴税。朋友公司每月发的“通勤餐补”因和工资一起发,300元补被扣了15元税。
2.社保公积金:个人缴的部分能“抵税”
每月工资里扣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费,以及不超过工资12%的住房公积金,不用缴个税。比如月薪1万,每月缴社保公积金2200元,这2200元直接从“应纳税工资”里扣除,少缴税;
提醒:公积金缴超12%的部分要缴税!比如工资1万,公司按20%缴公积金(2000元),其中8%(800元)需并入工资缴税。
3.独生子女补贴、托儿补助费:单独发不缴税
按规定发的独生子女补贴(比如每月10元)、托儿补助费(比如每月300元),不并入工资,免征个税;
注意:必须是“规定标准内”,超标准部分要缴税(比如某公司给员工发“独生子女福利”500元/月,当地标准是200元,超的300元需缴税)。
4.公务用车、通讯补贴:扣除标准内免税
公司给的公务车补贴、通讯补贴,扣除当地规定的“公务费标准”后,剩下的才缴税。比如北京通讯补贴每月扣除500元后再计税,若公司发800元通讯补贴,只需对300元缴税;
各地标准不同:上海公务用车补贴每月扣除1800元,广州通讯补贴扣除300元,具体查当地税务局规定。
5.延长退休专家的工资:视同退休费免税
高校、科研机构的高级专家(比如院士),延长退休期间的工资,不用缴个税。某大学教授70岁延长退休,每月工资1.5万,全额免税。
三、特殊情形下的“免税钱”:这些补偿、补助全不用缴税
遇到工伤、离职、退休等情况,拿到的这些钱也能免征个税,别被公司忽悠多扣钱:
1.工伤赔偿:不管多少都免税
工伤职工拿到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住院伙食补助等,全免个税。同事小王工伤后获赔5万元,公司没扣一分税,合规!
2.离职补偿金:当地平均工资3倍以内免税
离职时公司给的经济补偿金,若低于“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免税。比如深圳2023年平均工资12万,3倍是36万,离职拿30万补偿金不用缴税;超36万的部分,单独计税。
3.退休费、离休费:全额免税
退休后拿的养老金、离休费,以及安家费、离休生活补助费,都不用缴税。爸妈每月养老金8000元,一分税都不扣。
4.疫情防控补贴:医生、志愿者的补助免税
参加疫情防控的医务人员、社区志愿者,拿到的临时性补助和奖金,全免个税。2023年某医院护士获疫情补贴2万元,全额到账。
5.退役士兵的退役金:一次性发放的全免税
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拿到的一次性退役金、地方经济补助,不用缴税。战友小张退役拿了15万退役金,一分税没扣。
四、福利补贴类免税:这些实物、补贴不扣税
公司发的福利不只是“暖心”,很多还能免税,尤其是这3类:
1.生活困难补助:从福利费里发的免税
因生病、受灾等原因,公司从福利费里发的临时生活补助,免税。同事家遇水灾,公司发的5000元困难补助,不用缴税。
注意:人人有份的“福利补贴”(比如中秋发的米面油)要缴税,只有“特定困难”的补助才免税。
2.生育津贴:产假期间拿的全免税
女生休产假时的生育津贴,按当地生育保险规定发放的部分,不用缴税。闺蜜产假拿了2.4万生育津贴,全额到账。
3.防疫物资:发实物不缴税,发钱要缴税
公司发的口罩、消毒液、药品等防疫实物,不计入工资,免税;但发“防疫现金补贴”,要并入工资缴税。
五、33种免税情形速查表:收藏起来对照自查
最后提醒:这2个常见误区别踩
❌以为“误餐补助”都免税:固定每月发的“餐补”要缴税,只有因公临时误餐的补助才免税;
❌离职补偿金全免税:超过当地平均工资3倍的部分要缴税,别让公司少发钱。
你们公司发过哪些“免税福利”?是育儿补贴、差旅费还是工伤补助?评论区聊聊你的缴税经历,我来帮你判断该不该免税~觉得有用的话转发给同事,下个月工资可能多拿500元!
本文来自作者[笑天]投稿,不代表少轩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06lm.cn/zlan/202509-842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少轩号的签约作者“笑天”!
希望本篇文章《育儿补贴免个税!33种情形助你轻松省钱》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少轩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刚收到公司发的3000元育儿补贴,工资条里却扣了300元个税——这钱到底该不该缴?”后台最近全是这类提问。好消息来了:8月18日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