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着力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更好地服务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先进人物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道德观、价值观,全面推进建设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奋力谱写“八八战略”新篇章提供道德支撑,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学习、关爱、争当好人的浓厚氛围,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持续开展“美丽余杭人”评选活动。经群众推荐、基层遴选、部门审核、社会公示,陈莎莎等20人获评2023年第二季度“美丽余杭人”。
陈莎莎
乘风破浪的“妈妈级”帆船运动员
陈莎莎,国家帆船队运动员,也是首位代表中国队参加奥运会的余杭籍运动员,曾获帆船世界杯冠军,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冠军等荣誉。
2006年,陈莎莎进入浙江省帆船队。从此,她便与大海为伴、与帆船为伍。碧海、蓝天,训练场的景色很优美,但她总无心观赏,反倒对“喝海水、吹海风”刻骨铭心。在西班牙的帕尔马,最冷时气温不到10℃,又逢刮风下雨,陈莎莎握着缭绳时,双手已经麻木了。在阿根廷,陈莎莎在大海里又被烈日无情炙烤。陆上的体能训练同样高强度,体力透支时,陈莎莎觉得力不从心、天旋地转。
“痛经”几乎是帆船女运动员的通病。因为长年累月与海水打交道,陈莎莎每次“例假”时都十分痛苦,有时还会疼得在床上打滚。但只要能够坚持,她依然准时出现在大海里。疫情期间,陈莎莎一到隔离酒店就迫不及待地投入到训练之中。没有器械,她就徒手进行体能训练或视频学习。“居家观察”期间,她干脆把训练设施搬进了房间。
陈莎莎坦言,自己心中始终有一个奥运梦,之前没有把握住里约奥运会的机会,她不想和东京奥运会失之交臂。于是,在儿子出生后,陈莎莎毅然选择复出。每次训练前,她都要先把儿子喂饱;上了岸,还来不及喘口气,立马又给孩子喂奶。她说,路还很长,自己要带着儿子与梦想扬帆远航。
黄金
技术创新永无止境 扎根一线的掌舵人
黄金,杭州衡康电子有限公司研发总监。从事汽车电子和消费类电子等产品研发12年,黄金对工作始终保持着发自内心的热爱与执着。作为研发中心的掌舵人,他带领研发团队不断攻克技术难题,为市场开发提供技术支撑,也为公司产品技术转型保驾护航,至今已获得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证书20余项。
加入公司初期,作为一名基层技术人员,黄金在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之外,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各类软件,提升自身技能。在生产线上、会议室里,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2016年,黄金在产品扩展坞上创新采用极细同轴线加铁氟龙线作为信号传输路径,使产品信号传输速率达10GB/S,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2017年,黄金在汽车智能驾驶控制系统核心零部件生产工艺开发中采用低压成型来固定线序,使得每件产品加工工时降低了30%,大大提升了产品加工效率。
2021年,黄金在模具设计中创新采用一体固定式设计,实现模具双面同时加工,良率提升18%。此外,黄金还带领团队专门研发先进自动化设备,实现作业人员减少25%,成本降低一半的成效。
如今,“衡康电子”已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黄金说,技术创新永无止境,他将继续扎根研发一线,带领研发团队在高原之上筑高峰。
陈斌
用心用情守护碧水蓝天
陈斌,余杭区生态环境监测站站长。从环保新人到行家里手,陈斌一干就是十余年,把青春奉献给了碧水蓝天。
行政区划调整后,新余杭生态环境监测站面临建设新站、独立运行、复评审等多重压力。陈斌主动扛起重担,奔走于两区,协调各项事务,在保障全区各项监测工作正常推进的同时,带领全站人员攻坚克难,最终顺利过渡并通过资质复评审以及两次省级能力验证。
他常年奔走在余杭各个水系,对环境监测站的环境采样、实验室分析、数据审核等各项工作都耳熟能详。为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无误,患有咽喉炎和胃病的他仍然身先士卒,带领同事们坚守一线,深入推进“五水共治”“五气共治”等工作,牢牢守好余杭的绿水青山。近年来,余杭四次勇夺治水“大禹鼎”,2022年取得大气环境质量考核全市第一,这其中离不开陈斌及其团队的默默奉献。
陈斌还常常带领全体人员加班加点,做好事故应急以及各类专项监测工作。疫情期间,他带队对全区12个镇街的主要河流断面进行布控监测,排查上万组数据,确保全区居民能够喝上安全水、放心水。他还创新推出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工作机制,加强智慧环保系统建设,利用17个空气自动站、15个水质自动站、1个噪声自动监测站开展实时动态监测,构建起环境自动监测“天罗地网”,为余杭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筑牢“数据防线”。
郑建亮
“川”越千里 “医”心向前
郑建亮,浙大一院良渚分院(余杭一院)2-4病区医疗组组长、院团总支部书记。
从医13年,他竭力奉献,总是在最需要的时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帮助他人。
2021年7月,郑建亮“川”越千里,来到四川稻城县中藏医院,成为一名援川医生。稻城海拔高,极度缺氧,郑建亮却坚守岗位,每天进行高强度的工作。
国庆期间,大量游客涌入亚丁景区,使得医院格外忙碌。面对每日夜间200~300人次的接诊量,郑建亮通宵达旦处理夜门诊、急危重症、疑难病例等。针对国庆就诊高峰所暴露的问题,他牵头进行专题总结,梳理完善急救制度,并进行一系列业务培训。此外,他带头开展心脏呼吸骤停应急演练,启动稻城县中藏医院学术月等活动,将更多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带到稻城。工作之余,他还积极参与当地社区义诊,并为群众讲解高原急救现场处理、心肺脑复苏、急性肺水肿识别处理等医疗知识,把关心关爱送到当地居民心窝里。
2022年1月31日,除夕之夜,刚刚援川回杭休养的郑建亮收到消息:富阳疫情急需支援!他没有多想,年夜饭还没散席,就立即报名,次日凌晨5点便踏上了出征富阳的大巴。此后,他又一次次逆行,多次紧急支援仁和等地,并在疫情最严重时成立青年突击队,带领青年勇挑重担、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诠释医者的责任和担当。
贾伟国
勇担当擦亮军人底色
贾伟国,杭州名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1965年10月出生。
1990年,结束7年军旅生涯的贾伟国来到了杭州市瓶窑文教用品厂(现为杭州名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抓安保和西北地区业务。西北地区气候干燥、黄沙漫天、交通不便,但贾伟国咬牙坚持数年,业务量名列公司前三,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军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
1997年,公司转制后,贾伟国接管了整个企业。他重科技、抓销售、控质量,鼓励企业转型升级,带领公司先后研发近千个品种的教、学具产品及设备,获得国家级实用新型技术专利30余项,产品销至全国,不断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与此同时,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企业家,贾伟国十分关注退役军人的就业问题,创造机会先后帮助100余名退役军人到期公司任职。他还热心公益事业,经常向弱势群体、困难家庭捐款,在抗洪救灾、抗震救灾、疫情防控等工作中也展现了担当作为。先后以公司和个人的名义参与扶贫工作,累计个人捐款50余万元,捐献物资70余万元,以公司名义捐款及物资300余万元。
2018年,贾伟国所在的公司被瓶窑镇评为爱心慈善先进企业;2019年,贾伟国被余杭区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评为“最美助残人”;2023年7月,贾伟国获评余杭区“最美退役军人”。
陈浩阳
15岁少年拼尽全力勇救落水女子
陈浩阳,共青团员,15岁,家住径山镇小古城村。
7月22日下午,游客方女士和女儿来到径山镇小古城村游玩。在经过一座木桥时,方女士被美景吸引,为了拍出理想的照片,方女士不小心踩空落入水中,陷入危险境地。
受台风天气影响,径山已连续下了几天暴雨,河水水位不断上涨,最深处达3米。落水的方女士踩不到任何东西,慌乱之中只能抓住木桩。桥上的女儿一时间也慌了神,拼命向四周求救。但由于正值午后,落水位置又处于较为隐蔽的角落,周围空无一人。眼看方女士危在旦夕,一名偶然路过的少年赶忙上前,拼尽全身力气拉住了她,方女士的女儿也赶紧打电话报警。由于少年和女儿力量有限,方女士只能暂时稳住身位。没过一会儿,三人都已耗尽了力气,快要支撑不住。
好在径山派出所和正在附近巡逻的民辅警迅速赶到,毫不犹豫跳入水中,托住了方女士。在岸上警力和少年的共同努力下,最终成功将方女士救上岸。此时,现场辅警陈建强才发现,参与救人的少年竟是自己15岁的儿子陈浩阳。
在大家的搀扶下,方女士来到景区休憩点,她一边对及时赶到的民辅警表示感谢,一边也不住地表扬陈浩阳:“如果没有他,我自己怕是坚持不住的。”而陈浩阳却表示:“这是应该的,就算换作别人,危急时刻,我想也一定会伸手救人的。”
王建锋
危急时刻公交司机化身“救火侠”
王建锋,余杭区公交公司六车队475路司机。
自2009年12月走上公交司机工作岗位以来,王建锋始终秉承“线路有终点、服务无止境”的工作理念,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做好本职工作,用一颗赤诚之心服务好每一位乘客。
2023年5月28日15点左右,王建锋正在家中休息,儿子忽然发现楼下窗口在冒烟。出于对邻居的担忧,王建锋迅速下楼敲门询问。得知楼下邻居在烧纸钱后,王建锋劝告邻居要注意防范火灾,之后便回了家。回到家中后,王建锋仍旧放心不下,便时刻关注着楼下的情况。过了不久,王建锋突然发现窗外黑烟越来越浓。察觉出异常后,他再次来到楼下,发现火势已经逐渐蔓延,甚至烧到了房间的窗帘,邻居母女二人此时也慌了神,不知道如何是好。
王建锋没有多想,迅速跑到楼道里,抄起灭火器就冲进邻居家灭火,并嘱咐邻居尽快报警。房间里浓烟滚滚,呛得王建锋差点昏倒。他赶忙跑出房间,喘了口气之后,又拿出一个新的灭火器冲进火场,几番尝试后终于将明火扑灭。不多久,消防队员也赶到火灾现场,并进行专业处理,防止发生二次燃烧。
事后,邻居们纷纷夸赞王建锋,可他却摆了摆手说:“我也是恰巧赶上了。作为一名公交司机,平日里公司有不少灭火培训,真遇上了火情,我当然不能袖手旁观!”
陆靖哲
辅警纵身一跃救起落水老人
陆靖哲,余杭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辅警,中共党员。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陆靖哲始终坚持奋斗在基层一线,甘做平凡岗位上的“螺丝钉”。自去年加入警队以来,他踏实履职、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全力做好交通安全保障,为人民群众平安出行保驾护航。扶行动不便的老人过马路、帮人推行载着重物的三轮车、帮失主找回遗失物品……他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着对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忠诚,用行动诠释着人民交警的责任与担当。
2023年4月26日上午9点53分,陆靖哲与同事在余杭街道文一西路城东路口值勤,忽然听到河边有群众喊“有人落水了”。陆靖哲与同事闻讯立刻跑到河边,看到一位老人正倒挂在船上,上半身已经落入水中,情况十分紧急。来不及脱下厚重的工作服,二人立刻跳进水中,朝着老人游去。经过二人一番配合,最终成功将落水老人营救上岸。
事后,陆靖哲又联系了老人的家人和社区工作人员。因老人年事已高,为防万一,陆靖哲建议送老人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最终,在确认老人确无大碍后,陆靖哲与同事又将老人安全送回了家中。后来,老人将一面印着“人民警察为人民 见义勇为暖人心”的锦旗送到了陆靖哲与同事手中,以表达感激之情。陆靖哲却说:“人民警察本就该服务人民,何况我还是一名退伍军人,这都是应该做的。”
陈嘉奇
闹市街头00后辅警飞身扑救
陈嘉奇,仁和派出所辅警,出生于2000年10月。
今年5月19日晚,仁和派出所接到报警称有人在某饭店醉酒闹事。接警后,仁和派出所民警迅速出警,并同步下令路面执勤辅警陈嘉奇和王霁云先行赶往现场。到达现场后,陈嘉奇远远看到一名醉酒男子躺在马路中间,全身都在抽搐,四周还围堵了几辆车,走近后发现其酒味扑鼻。面对问询,男子说话语无伦次,神志不清。
由于道路两边都是商铺,加上夜晚来往车辆频繁,陈嘉奇和王霁云担心车辆稍不注意就可能从男子身上碾过去,于是决定将男子先抬至路边。随后,陈嘉奇蹲地安抚男子,并尝试获取他的家庭住址或亲属电话,王霁云则去找报警人了解情况。
突然,男子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让我被车撞死好了!”话音刚落,男子便冲向车流。来不及多想,原本蹲地的陈嘉奇立马从地上弹起,一把抱住男子,并将其扑倒在地,迎面而来的车辆也及时刹车减速,避免了车祸的发生。此时,王霁云也立马上前协助控制男子。事后,陈嘉奇才发现,自己的手在扑救倒地那一刻擦破了皮。
不久后,男子逐渐冷静下来。经过问询得知,男子当晚因发生琐事心情郁闷,便独自来到饭店喝酒,随后借着酒劲闹事发泄情绪。考虑到男子的安全,赶来的民警将其带回派出所内醒酒,并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
韩建国
花季少女欲轻生 他耐心开导出手相救
韩建国,中共党员,瓶窑镇奇鹤村村民,1971年10月出生。他曾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杭州消防支队服役,多次参与抢险救援任务,退伍之后又积极参加奇鹤村志愿工作,在疫情防控、敬老助残、迎亚运等工作中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
4月2日12时许,韩建国在奇坑水库巡查时,看到两个女孩坐在大坝上,其中红衣女孩看上去情绪比较低落,另一个女孩则在旁边不停地安慰红衣女孩。出于敏感,韩建国便多留意了一下,没有走远。可当韩建国再回头看时,红衣女孩已经走入库区。
奇坑水库边缘较浅,往前一点就是断崖式的深沟,最深处有20多米。担心发生意外,韩建国立刻背上救生圈赶往女孩所在的位置。面对韩建国的询问,女孩不停地抽泣,不愿回答。韩建国见状只能一边稳住她,一边联系村委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尽管韩建国不停地劝解,女孩始终坚持往深水区走,韩建国眼疾手快,一把将女孩拉了回来。此时,两人离岸数米远,水已齐腰。
上岸后,为避免女孩再次做出过激行为,韩建国将女孩带到距离水库较远的地方,继续安抚着女孩的情绪。原来,女孩患有抑郁症,加上当天跟家人发生了争吵,便产生了轻生的想法。很快,女孩家人和村委工作人员也赶到了现场,韩建国叮嘱女孩家人,一定要好好开导女孩,多关注其情绪变化。
费新华
母养我小 我养母老
费新华,驾校教练员,瓶窑镇长命村村民。
费新华的父亲离世已有近20年。10年前,老母亲又患上严重的肺源性心脏病及老年痴呆症,从此生活不能自理。作为家中唯一的儿子,费新华义无反顾地承担起照顾母亲的责任,十年如一日地守护在病榻旁,演绎了至善至孝的“反哺情深”。
每天,费新华都做好饭送到母亲跟前,喂给她吃。老人出现了排泄问题,费新华也从不嫌弃,总是仔细帮她擦洗身子,换洗衣物,再打扫屋子,做好清洁。晚上,费新华总要听到母亲打呼噜后,才放心回到自己房间。后来,老人缺乏安全感,便要求费新华陪着一起睡。费新华像哄婴儿一样,用右手臂托起母亲的头部,直至母亲睡去之后才敢闭眼。
受病情影响,母亲的情绪变得起伏不定。尽管有姐妹、妻子帮忙服侍,但老人遇到事情总是喜欢对费新华大呼小叫。费新华总是随叫随到、问长问短,耐心地陪伴在母亲身边,尽全力满足母亲的各种需求。
费新华还买来血压计、心率计等工具,每天为老人进行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老人的身体状况。2021年,老人病情加重,费新华和姐妹、妻子陪同母亲先后6次进出省人民医院,把母亲从死亡线上抢救过来。
“母养儿小,做儿要养母老,这是我应该做的。”费新华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喻水凤
用至善至孝诠释孝义家风
喻水凤,鸬鸟镇雅城村秀山社区居民。从嫁到这个家起,喻水凤就把公婆当作自己的亲生父母对待。婆婆去世后,喻水凤将公公当成了家里的“宝贝”,处处顺着公公的心意,熟知他的喜怒哀乐、饮食习惯、脾气秉性,每天变着花样给公公改善伙食,为公公洗脚、洗衣服、按摩等。
她认真观察公公的细微变化,稍有不适就及时买药调理。为了防止血脂升高,她经常提醒老人多喝茶。怕老人寂寞,她就给老人买收音机,还经常陪伴老人聊天。逢年过节,喻水凤哪怕再忙再累,也要带上子女陪伴在老人身边,并给老人里里外外都置换上新衣,老人嘴上说不要乱花钱,心里却乐开了花。如今,公公已91岁,但身体硬朗,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都说媳妇难做,可喻水凤却用自己的行动默默地诠释着孝道的真谛。公公逢人就说,“有这样的好儿媳,是我前世修来的福分!”
在孝敬公公的同时,喻水凤也经常教育自己的子女。在她的影响下,儿媳同样勤劳俭朴、热情善良、孝敬老人,一家人互敬互爱,感情十分融洽。
除了照顾好“小家”,喻水凤还惦记着“大家”。平日里,她与人为善,主动为邻居帮忙解忧,熟悉的人总称呼她为“热心大姐”。此外,在儿子的帮助下,她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在“轻松筹”公益平台捐款,以凡人善举汇聚起爱心暖流。
施永梅
孝顺善良将好家风代代相传
施永梅,中共党员,百丈镇石竹园村妇女代表。
结婚30年来,施永梅一直与公婆同吃同住,悉心服侍公婆。平日里,她总是把好吃好喝的先给公婆享用,老人提出的要求她都尽力满足。她经常陪婆婆逛街,帮她按摩肩颈、修剪指甲、掏耳朵等。公公脾气急,有时候会和婆婆闹脾气,她也会耐心劝导,及时化解矛盾。公婆生病时,她忙上忙下,生怕让老人受苦。
去年12月,两位老人感染了新冠肺炎。那时,施永梅也刚刚“阳康”,身体还比较虚弱。为了让老人尽早恢复,她强撑着起床为老人熬粥、测温;担心营养不够,她还托人买来营养品给老人补身体;晚上,她不停往公婆房间跑,观察他们的状态。几天后,公婆终于恢复健康,她却又病倒了。后来,婆婆去世,她伤心欲绝,整个人瘦了一大圈。
孝顺、善良,施永梅的这些品质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自己的孩子。婆婆生病时,孩子也赶回来看望老人;在外学习,孩子们生活节俭,从不乱花钱。
作为妇女代表,施永梅还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事业。她曾在一周内走访500多户农户,带领村民将竹园村垃圾分类赛马工作做到了全区第一。疫情期间,她始终坚守在防疫第一线,用汗水守护辖区群众的安全。
钱江华
孝老爱亲二十余年如一日
钱江华,杭州市种猪试验场职工。二十多年来,他悉心照料父母、岳父母和患有认知障碍的哥哥,使得孝老爱亲这盏明灯照亮了更多家庭,温暖了更多人心。
钱江华的妻子是一名教师,由于工作繁忙,加上需要照顾年幼的女儿,钱江华便主动承担买菜、做饭、洗衣等家务。每隔半个多月,钱江华都要驱车200多公里回到淳安老家,看望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的父亲和年迈的母亲,陪着唠家常、做家务。平日里,他还经常抽空陪岳父岳母看电视、散步、聊天。老人都上了年纪,头痛发热是常有的事,他就带着老人挂号、取药,忙前忙后。岳母不小心摔了跤,需要住院做手术,他通宵达旦守在岳母床前,端水喂药、洗脸洗脚。
为了让患有认知障碍的哥哥更好地融入社会,每次回老家,钱江华都会带着哥哥熟悉村子,希望加强哥哥对环境的认知能力,让他独自外出时能安全回家。他还教哥哥用数字归纳衣服、适当控制食量、正确使用牙刷……他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哥哥掌握生活技能。看到哥哥掌握了新技能,他会感动得流泪;哥哥发脾气时,他会摸着哥哥的头安慰。
钱江华孝老爱亲的事迹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每当有人夸赞他时,他总是说:“爱是长久的诺言,我还会继续坚持下去。”
冯宇专
专注公益16年 她是“博爱天使”
冯宇专,余杭区博爱家园志愿者服务中心主任。2007年,在父亲的影响下,冯宇专第一次参与无偿献血。自此,她在公益这条路上一走便是16年。十几年来,冯宇专及其家人累计献血已超2万毫升。
在得知成分血可以救助血液病患者后,冯宇专便将目光转向捐献成分血。由于冯宇专血管比较细,大概要2个小时才能完成循环,在此过程中她只能躺在床上,保证两个胳膊不弯曲。尽管如此,她还是坚持每半年就去一趟浙江血液中心。后来,冯宇专还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并于2022年填写了浙江省遗体(组织)捐献志愿书。
2016年,冯宇专成为了区红十字会志愿者,积极参与义卖捐赠、慰问老人、关爱自闭症儿童、城市清洁等志愿活动。在她的影响下,儿子也加入了志愿服务队,成为一名小小志愿者。
2021年,为响应政府“救”在身边的号召,冯宇专和丈夫主动报名学习应急救护知识,考取红十字救护证书,并获得“余杭区健康家庭”称号。同年,在区红十字会的支持下,冯宇专牵头成立了余杭区博爱家园志愿者服务中心,组建10支极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累计吸纳志愿者2000余名。截至目前,服务中心已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上百场,累计公益时长10000小时以上。
徐杰
送去生命火种 让爱与希望传递下去
徐杰,余杭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良渚中队交警。
2016年,在街道组织的献血活动中,徐杰第一次了解到骨髓捐献知识,当即决定加入中华骨髓库。去年11月,正在巡逻的徐杰突然接到红十字会的电话,被问及是否同意捐献时,徐杰毫不犹豫地表示同意。
由于捐献遵循“双盲”原则,对于受赠者的情况,徐杰也仅知道对方是10岁的小朋友。“希望小朋友健康地活着,感受这个美好的世界。”徐杰说。
匹配成功后,家里老人曾担心捐献对身体有伤害,徐杰就找来当医生的堂哥,向家人做好解释工作。徐杰还联系了自己的初中体育老师——另外一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在详细了解捐献流程后,徐杰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也让家人更加支持自己的决定。
3月24日早上8时,随着采血针扎入徐杰的血管,深红色的血液从手臂流出,造血干细胞采集正式开始。随着机器运转,珍贵的造血干细胞一点点分离出来。经过近4个小时的采集,徐杰成功捐献204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浙江第887例、杭州第269例、余杭第3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为远方的血液病患者带去希望。
徐杰说,今后会号召身边的朋友积极参与献血并加入中华骨髓库,让爱与希望传递下去。
朱颜飞
翻遍数吨垃圾帮找失物
朱颜飞,良渚街道办事处垃圾分类专员。
4月24日,朱颜飞接到一通求助电话:因工作疏忽,良渚文化村社区某小区保姆陈阿姨不慎把业主的重要文件丢进了垃圾桶,文件现已进入垃圾处理站。陈阿姨一时间束手无策,只得来求助朱颜飞。得知情况后,朱颜飞随即安抚陈阿姨的情绪,并在第一时间叫停垃圾清运工作。经过细致协商,朱颜飞决定在十几吨垃圾中翻找文件。
他拿起铲子纵身跳进垃圾堆,不停翻找,遇到疑似的文件袋,甚至直接用双手打开查看。由于天气炎热,堆积的垃圾在发酵,散发出刺鼻的臭味,路过的居民都忍不住劝他放弃,但朱颜飞始终不愿停下。从下午4点一直忙碌到晚上10点,朱颜飞只找到了文件的外包装,里面的文件却不见踪影。
看着朱颜飞忙碌的身影,陈阿姨也十分心疼,表示要给朱颜飞报酬,朱颜飞却连连摆手拒绝。
未能找到完整的文件,朱颜飞十分沮丧。见陈阿姨情绪低落,他又主动与社区和小区物业联系,请他们帮忙与业主沟通,询问是否有其他补救措施。经过多方协商,事情终于得到妥善解决。
平日里,朱颜飞也是个“热心肠”。他多次送深夜醉酒人员回家,送老人到车站,主动清理障碍物等,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助人为乐的精神。
李培荣
危急关头沉着冷静 从“死神”手中救回邻居
李培荣,中共党员,鸬鸟镇太平山村村民。5月6日,太平山村某村民突发心脏骤停,陷入无意识状态,其妻子连忙找到邻居李培荣帮忙。“当时是早上6点多,我听到邻居焦急地呼救,说自己老公躺在床上没反应了。”李培荣回忆道。
听到求助后,李培荣立即拨打120,同时呼喊周边邻居前去帮忙。随后,李培荣指定一名村民在村口等救护车,其余人则一同赶到男子家去援救。到场时,李培荣发现男子僵直躺在床上,没了呼吸,情况十分危急。当众人手足无措时,李培荣冷静沉着,再次拨打120,并按照接线员的指令,开始为病人做心肺复苏。
好在平日里李培荣经常参加村里的各项活动,接受过红十字会急救普及性培训,也学过急救知识,他深知心脏骤停时黄金抢救时间只有4分钟,每拖延1分钟,生存率都会下降7%-10%。于是,李培荣不断地为男子做心肺复苏,与死神“搏斗”。所幸抢救及时,在救护车赶到前,男子已有了反应,在场人员连连拍手称赞。随后,男子被送往医院,经过半个月治疗,目前已痊愈出院。
村民都说,正是李培荣这几分钟的不放弃,把握住了黄金救援时间,才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机会,帮助患者成功“抢”回一条命。李培荣却淡淡地说:“别人遇到困难我总要搭把手的!”
沈艺侬
新“侬”人以诚立业 带动乡亲就业致富
沈艺侬,杭州晨航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沈艺侬父亲从事鸢尾培育和销售已有十余年,2020年,受疫情影响,公司的鸢尾滞销近百万株。为了帮父亲分忧,留学归来的沈艺侬运用所学电商知识开通了网店专卖鸢尾,就此探索出一条线上销售的新路子。
鸢尾是相对小众的植物,新网店如何打开销路呢?沈艺侬认为,只有诚信经营才能更快获取线上市场。他首先定下“半卖半送”的策略,以性价比换来了众多顾客真实可靠的评价,从而吸引了更多客源。每次收到订单后,他都要求工人“现挖现寄”,最大程度保证鸢尾的鲜活度。他还大胆喊出“包成活率”的口号,遇到死苗情况就第一时间为顾客补发。此外,沈艺侬不愿做“一锤子买卖”,他建立了“鸢尾花讨论群”,鼓励顾客在群里交流种植经验,这样既能了解顾客需求,又能及时改进经营策略。
如今,沈艺侬网店上架的鸢尾品种已有200多种,3年多来累计销售额300余万元,店铺好评率高达99.8%,被评为淘宝“金牌卖家”“必逛好店”。
与此同时,沈艺侬还聘请村民参与花卉种植,带动乡亲们就业致富。在亚运会来临之际,沈艺侬积极响应全市“花满杭城 香飘亚运”专项行动,为村委送去30余盆鲜艳的花朵,为改善村居环境、迎接亚运盛会贡献力量。
翟松叶
城市美容师拾金不昧 传递社会正能量
翟松叶,杭州天顺市政环境建设有限公司环卫工。
2023年6月11日16时左右,翟松叶在北软路北宸之光2期附近人行道上打扫卫生时,无意间发现路边绿化带中有一只精致的女式手表。考虑到失主会着急,放心不下的翟松叶便在完成清扫任务后回到原地继续等待。等待许久后,仍然未见失主前来寻找,翟松叶便决定将手表交给公司负责人保管,之后才放心回家。
18时30分左右,失主通过派出所调取了监控视频,并在警方帮助下联系到公司负责人。确认失主身份后,翟松叶在保洁组长的陪同下,将手表完好无损地还给了失主。失主检查手表后当即拿出200元现金作为酬谢,翟松叶立刻谢绝并说道:“钱我不会要的,捡到别人的东西肯定要想尽办法还给别人,这是理所应当的。”失主十分感动,表示该手表是自己出嫁时母亲送给她的,价值约10万元。为表示感谢,失主将一幅写着“拾金不昧,道德楷模”的锦旗专程送到翟松叶所在的公司。
平日里,翟松叶经常会捡到手机、身份证、银行卡、钱包、钥匙等物品,每一次捡到失物,翟松叶都会想方设法找到失主,或主动交到公司以及所在社区。作为环卫工人,翟松叶一方面维护着城市的环境整洁,另一方面也用一次次平凡善举传递着社会正能量,为城市文明添砖加瓦。
● 刘颖带队检查平安护航亚运有关工作
● 全区平安护航亚运工作推进会举行
● 答题领取现金红包!“中华慈善日”答题开始啦
来源 | 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 阮伟康
编辑 | 刘一尘
一审 | 任芳芳
二审 | 杨兰
终审 | 方宇明
本文来自作者[夜傲海]投稿,不代表少轩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06lm.cn/zskp/202509-794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少轩号的签约作者“夜傲海”!
希望本篇文章《2023年第二季度‘美丽余杭人’评选揭晓,20位优秀代表闪耀登场》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少轩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为着力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更好地服务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先...